1. 發明人的出世
說起中國的針刀療法或針刀醫學,是和一個叫朱漢章的人分不開的。
與共和國同年誕生的朱漢章生于蘇北沭陽縣。他8歲那年,父親因病謝世。在饑餓逼人的日子里,母親含辛茹苦,想方設法供他上學。他敏銳而爭氣,小學5年級,一本《新華字典》就翻熟了,高中時啃了清代皇家編的120卷的《醫宗經鑒》和《資治通鑒》。在學校,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還啃讀了他所能找到的文學、歷史、政治、哲學、醫藥學的所有書籍。
十年動亂期間,朱漢章被迫輟學。在心灰意冷、痛苦和徘徊中,他讀到了一本介紹李時珍的書,李時珍為黎民百姓解救疾病痛苦,為發展祖國醫學作出的巨大貢獻,照亮了他的未來之路。他買了幾根銀針,借到幾本醫書,開始了自學中醫的漫長求醫之路。酷愛加上勤奮和刻苦,使他無師自通。
1968年,大隊干部看朱漢章踏實好學,對人熱情,治病不要報酬,就推薦他當了赤腳醫生,又撥給兩間破草房作為醫療室。條件雖然簡陋,但朱漢章高興極了,畢竟他也是"醫生"了。從此,他更加發憤地鉆進了醫學的迷宮。
朱漢章行醫的第二年,淮陰地委的一位老干部被上海某大醫院確診為肺癌,病斷定活不過20天,有人提議:"沭陽有個小青年,看病蠻靈光",于是,朱漢章被接到了地委。經過認真查看拍片和深入分析,他得出結論:"不是肺癌,而是20多年的氣管炎造成痰郁于肺,吃吃祛痰藥試試吧!"于是,在服用了朱漢章的中藥后不久,老干部重新拍片,"癌腫"竟然奇跡般地消失了。從此使他名聲大振,他由大隊衛生室調到了縣醫療站,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送給他一個響亮的綽號:"小神仙"。
2.小針刀的誕生
在1976年的某一天,一位木匠在干活時,手掌不小心被砸傷。當時,手掌明顯腫脹,經醫院治療后,腫雖然消了,手掌伸展和抓握功能喪失,經一些醫院檢查后,認為手掌內部粘連、結疤,需要手術,但不能保證沒有后遺癥。這對于一個木匠來說,無疑是很不幸的,因為,這意味著他可能不能再干木匠或其他工作,那么他一家人的生活也久無著落。于是,他到處尋求保守治療的方法。后經人介紹,他千里迢迢地找到了當時在江蘇沐陽農村的年輕醫生,被人們稱為"小神仙"的朱漢章大夫。朱漢章大夫接待了這位病人后,絞盡了腦汁,終于再第二天,他決定做一次大膽的嘗試,于是用一枚9號注射針頭,直刺病人手掌(患病的)蚓狀肌和掌部屈肌交叉點,反復剝離幾下,出針后,又將病人手掌被動地進行多次握拳和伸掌活動。雖然病人當時疼痛難忍,但爾后,這只原來不能伸直和握起的手,終于能夠作屈伸活動了。再經過幾天的康復治療,基本上恢復了功能。這一成功的嘗試給了朱漢章大夫一個全新的啟示,他認為:完全可以用閉合性玻璃的方法代替"大松解術"。于是,"小針刀"在他的腦海里也萌生了!他自行設計了一張圖紙,將針灸針加粗,下端制成刀刃狀,用以切割疤痕和玻璃粘連;上端安上一個扁平的柄,以便控制刀口運行的準確位置和方向,其形狀象"鑿"。他將這張圖紙寄到北京人民手術器械廠,生產出了第一批"小針刀"。這個將針灸針和手術刀融為一體的微型醫療器械,就是我們今天正在使用的"針刀"。此項發明于1988年獲得第三十七屆布魯塞爾國際科技新發明博覽會尤里卡金牌獎。朱漢章本人獲得了《軍官勛章》的殊榮。當時在中國,同時獲得如此兩項殊榮的,僅此一人。
3.針刀療法的形成
小針刀從它誕生的那天起,便開始了不平凡的艱難歷程。伴隨著朱漢章大夫的艱難探索和臨床經驗的積累,終于在1978年,這一全新的探索領域被江蘇省衛生廳列入了重點科研課題。1979年,朱漢章把自己的探索和經驗寫成了15萬字的《小針刀療法》初稿。1980年,江蘇省衛生廳組織江蘇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南京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和南京鐵道醫學院附院等幾家大醫院對小針刀療法進行了嚴格的臨床實證檢驗。1984年通過了專家鑒定,從而標志著"針刀療法"的正式誕生。
同年,朱漢章大夫在江蘇省衛生廳、省科協和省科技報的支持下,在南京的玄武湖畔創立了以"針刀療法"為特色的"金陵中醫骨傷科醫院",從而也開始了它廣泛的臨床應用和機理探索階段。1987年,在南京舉辦了第一期全國小針刀療法培訓班,針刀療法開始向全國正式推廣應用。從1987年開始到1996年底,先后舉辦全國及地方性培訓班100多期,接受培訓的醫務人員近萬人,遍布全國(包括臺灣在內)31個省、市、自治區,至2001年底,更達到了3萬多人。有些省、市還成立了"針刀治療中心"和"針刀專科醫院"。1991年以來,這項新技術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也走出國門,開始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務。朱漢章及其學生通過出國講學和學術交流等方式,很快在港澳、臺灣、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俄羅斯、烏克蘭、日本、美國、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墨西哥、意大利、智利、巴西和南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針刀治療中心和醫療點,并培養外籍醫生500多人。在全面推廣應用和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深入的理論探討和學術交流的基礎上,朱漢章大夫及其所著《小針刀療法》一書,三易其稿,于1992年6月有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以中、英文兩種版本出版發行。
Copyright © 2008 zhendaoqix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華友針刀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18070959號-1
地址: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錢集鎮工業集中區 電話:0517-83735889 0517-83635889